1,大鳄翻脸 2,我反对什么我就封什么 3,过滤与审查(为什么中国没有新闻法) 4,内外有别 5,分歧何在?(审查的内容) 6,真理部指示 7,网络屏蔽案例分析 8,分歧何在?(审查的方式) 9,秘密法律 10,审查与暗杀 11,意大利汽车和巴拿马香蕉 12,谁是“老干部”? 13,不作恶 14,真的不作恶? 15,谷歌产品封锁情况分析 16,重返中国? 17,四点建议 18,尾声:为人民屏蔽互联网?
(1)凡是符合法律的,其判决和执行必定公开;反言之,凡是秘密判决和执行的,必定不符合法律。 (2)中国互联网审查从不公开,等同于秘密判决并秘密执行; (3)所以,中国的互联网审查不符合法律要求。
A, 与官方(高层)不一致的言论不得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。 B, 从社交网络到公共媒体,全面禁止报导高级官员的负面新闻,尤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负面新闻。 C, 在管制方式上坚持秘密审查、秘密执行,不公布敏感词,不公布删除令,公众无从知晓被屏蔽的网站和网页具体违反了哪一条法律。 D, 虽然政府一直声称依法管理互联网,但没有一个屏蔽令或审查令是来自法院判决,多数时候连书面通知都没有,只有电话和口头命令。
A, 确立只有法院和相关政府机构才有权进行互联网审查。任何个人或群众性组织(包括党派及其下属机构),都无权进行互联网审查。B, 所有的互联网官方审查,包括敏感词库、搜索过滤、屏蔽网站和删除网页(含社交网络账号),均不得口头通知。要严格以法院的判决书和政府的行政公文为准。C, 法院的判决书应予以公开,行政机关的相关公文应予以公示。D, 屏蔽对国民经济、人民生活以及国家声誉有重大影响的网站,比如谷歌和Facebook等,应该广泛召开听证会,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。